光熱治療(PTT)作為一種新型腫瘤治療方式顯示了其獨特的優(yōu)勢,但在常規(guī)的PTT中,很難測量腫瘤部位的準確溫度。PTT溫度過低不能殺死腫瘤細胞,而過高的溫度又可能燙傷周圍的正常組織。因此,在PTT過程中,原位監(jiān)測溫度以確定PTT治療的最佳溫度,同時修復PTT治療時可能產(chǎn)生的對周邊正常組織燙傷是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發(fā)展精準測量病灶部位溫度,同時兼具光熱治療腫瘤和組織修復的多功能生物活性材料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常江研究員和吳成鐵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原位光熱治療、熒光監(jiān)測光熱治療溫度并修復燙傷組織的光熱測溫生物活性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團隊設計制備了一種既能產(chǎn)生光熱效應以殺死腫瘤,又能通過熒光監(jiān)測腫瘤原位溫度,同時還能修復過高光熱對腫瘤周邊正常組織燙傷的多功能新型生物活性玻璃材料。該研究成果以“Multi-functional Bioactive Nd-Ca-Si Glasses for Fluorescent Thermometry, Photothermal Therapy and Burn Tissue Repair”為題發(fā)表在Science Advances雜志(Sci. Adv. 2020; 6:eabb1311 )上,并申請發(fā)明專利一項,該論文第一作者為上海硅酸鹽所在讀博士生馬玲玲,導師和通訊作者為常江研究員。
該團隊采用無容器氣懸浮技術,將稀土元素Nd引入具有生物活性的鈣硅基(Ca-Si)材料中,制備出一種新型的多功能Nd-Ca-Si基生物活性玻璃。這種生物玻璃既具有近紅外光光熱性能,又具有良好的熒光特性,而且熒光強度與材料溫度呈線性關系,因此可以在光熱治療過程中通過測量熒光強度準確測定光熱時腫瘤部位材料的溫度。該團隊進一步將多功能Nd-Ca-Si生物活性玻璃海藻酸復合,制備成多功能可注射水凝膠,可以方便的原位注射到動物腫瘤部位。同時研究了該生物玻璃復合水凝膠在不同溫度下PTT對腫瘤的殺傷作用以及不同溫度對正常組織的燙傷程度,以此確定了最佳PTT溫度,即既能有效消除腫瘤,又能避免/減輕周邊正常組織燙傷的光熱治療溫度。此外,通過對PTT腫瘤殺傷效果和周邊組織燙傷關系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在治療過程中很難完全避免對周邊正常組織的燙傷,而生物玻璃復合水凝膠釋放的活性組分具有促進組織再生的生物活性,能夠顯著促進細胞增殖、遷移及成血管基因表達。體內(nèi)的動物實驗顯示,該類生物玻璃復合水凝膠還可以有效修復PTT過程中產(chǎn)生的周邊組織燙傷,同時在體內(nèi)降解過程中不會產(chǎn)生組織及主要器官中材料降解產(chǎn)物的富集,沒有潛在的毒性風險。這種多功能生物玻璃不僅可以用于腫瘤光熱治療溫度監(jiān)測和組織修復,還有可能作為溫度監(jiān)測材料用于植入式熱療醫(yī)療器械的潛在應用。
相關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等基金支持。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b1311
實驗設計示意圖
復合水凝膠的光熱/熒光性能。(A)復合水凝膠光學圖片。(B)復合水凝膠光熱曲線。(C)復合水凝膠熒光強度(1062 nm)與溫度的線性關系。(D)室溫下復合水凝膠在不同厚度的小鼠皮下的熒光光譜(1062 nm)。(E)穿過不同厚度小鼠皮的熒光強度與溫度的線性關系。(F)不同小鼠皮厚度與小鼠皮上下的溫度差的線性關系。(G)室溫下不同動物皮膚組織在相同厚度(1.64 mm)的熒光光譜(1062 nm)。(H)穿過相同厚度不同動物皮膚的熒光強度與溫度的線性關系。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顆粒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顆粒在線,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獲本網(wǎng)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顆粒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凡注明"來源:xxx(非顆粒在線)"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nèi)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