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在線訊:隨著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的深入實施,秸稈禁燒成為了村民們的自覺行動,而那些保留下的秸稈都去了哪兒?這就要去銀川市20家秸稈綜合利用的企業(yè)生產車間里找答案。
近年來,銀川市以建機制、強政策、筑體系、育企業(yè)等四方面為著力點,不斷完善秸稈還田、收集、儲存、運輸社會化服務體系,推動農作物秸稈形成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五化并舉”,促進秸稈“飼料化”利用產業(yè)化發(fā)展,目前銀川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為88.95%。
秸稈變廢為寶化身牛羊飼草顆粒
“這是我們的新產品,牛羊全日糧飼草顆粒,它的優(yōu)點就是營養(yǎng)均衡,適口性好,提高了動物對粗飼草料的利用率?!苯眨陟`武市欣興飼草產業(yè)有限公司的產品展示大廳,總經理李懷武向記者展示了企業(yè)的暢銷產品。
這是一家利用玉米秸稈、田間雜草、蘆葦?shù)仍现谱鞲鞣N飼草顆粒的企業(yè),今年剛被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è),擁有飼料制作粒機、飼料加工粉碎機、飼料造??焖俑稍锍隽涎b置等多項實用新型專利和發(fā)明專利。
每年9月至來年2月,是企業(yè)收購玉米秸稈、田間雜草、蘆葦?shù)仍系耐荆衲杲刂聊壳耙咽諆υ?.2萬噸。在企業(yè)的自動化生產車間,這些原料經過粉碎、混合、制粒等環(huán)節(jié),變成了牛羊可食用的秸稈草顆粒、牛羊全日糧飼草顆粒、混合槽顆粒以及苜蓿草顆粒等產品。
原本一燒了之的秸稈、雜草,經過綜合利用,變廢為寶,不僅節(jié)約了資源,減少了空氣污染,同時也成為農業(yè)生態(tài)循環(huán)發(fā)展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銀川市積極引進秸稈加工生產經營主體,推動秸稈綜合利用多元化、產業(yè)化發(fā)展。發(fā)展扶持了以靈武市欣興飼草飼料化利用、永寧縣啟瀾新能源燃料化利用、金鳳區(qū)地豐生物肥料化利用等為代表的一批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生產經營主體,提升轄區(qū)及周邊秸稈消納能力。
目前,全市已培育發(fā)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生產經營主體20家,年消納加工處理秸稈19.7萬噸,全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8.95%。
秸稈綜合利用推動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
小小秸稈,不僅能成為牛羊飼料,同樣也能成為生態(tài)農業(yè)的“密碼”。在賀蘭縣金貴鎮(zhèn)銀河村村民王學川的溫棚里,厚厚的土壤下就埋藏有各類被粉碎的秸稈。
“這兩年使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有效改變了土壤板結和病蟲害難題?!蓖鯇W川提到的是近兩年市農業(yè)農村局積極推廣的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該技術是將秸稈埋于土壤之下,在土壤表面灑上微生物菌種,通過腐熟發(fā)酵使之轉化成植物生長需要的有機和無機養(yǎng)料,起到改良土壤、降低鹽堿、培肥地力作用的同時,也助推秸稈肥料化利用。
銀河村擁有2300多棟溫棚,是賀蘭縣有名的“蔬菜村”,為了改善農產品品質,提高產量,銀河村采用“黨支部+合作社”的模式,積極推廣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連續(xù)兩年免費向村民提供微生物菌種,并邀請技術人員手把手教會村民如何使用。
銀河村黨支部書記馬振鋒表示:“通過科技種地,讓金貴牌蔬菜更加響亮,農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p>
記者從市農業(yè)農村局獲悉,2020年至2021年,全市累計爭取項目資金300萬元,年均示范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推廣面積2000畝,累計推廣4000畝。在全市各縣(市)區(qū)設施農業(yè)園區(qū)示范應用推廣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并采取每畝補貼的方式,提高農戶使用積極性。
不僅積極推廣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2020年市農業(yè)農村局還大力開展水稻、玉米秸稈機械化粉碎深翻還田、撿拾打捆工作,完成水稻、玉米深翻還田27.9萬畝,撿拾打捆5.8萬噸,通過實施農作物秸稈機械化粉碎深翻還田、機械化撿拾打捆、收儲利用,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稈綜合利用產業(yè)化格局。
小小秸稈變身商品以用促禁
而在靈武市郝家橋鎮(zhèn)王家嘴村草編園區(qū),秸稈綜合利用有了另一種新途徑,這里的村民利用巧手,將稻草、蒲草、蘆葦制作成草袋、草簾、草支墊、草繩等無污染草編商品,廣泛應用于治沙、防洪,逐步向“以用促禁”轉化。
靈武市文武草制品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孫武在園區(qū)成立合作社多年,產品銷售供不應求,在陜西、青海、甘肅、內蒙古都有客戶。
今年孫武從青銅峽市、平羅縣、賀蘭縣等地收儲有稻草、蒲草、蘆葦?shù)?600噸,制作成草袋、草簾、草支墊、草繩等產品?!坝唵魏喼惫┎粦?!”為了保障原料供應,孫武以每畝地500元的價格收儲稻草,不僅補貼種植戶,還負責收割、打捆、運輸?shù)裙ぷ鳌O武感慨地說道:“就擔心種植戶不賣給我們,就不斷提高服務,確保原料收儲?!?/p>
據王家嘴村草編園區(qū)負責人楊文禮介紹,目前園區(qū)入駐有16家草編企業(yè),每年收儲稻草、蒲草、蘆葦?shù)?萬噸,曾經廢棄的秸稈稻草,如今成為“香餑餑”。
據悉,今年銀川市加大建設秸稈收儲中心(點),積極構建“村有點,鄉(xiāng)鎮(zhèn)有中心,市縣有企業(yè)”的秸稈收儲利用體系。目前,推動重點建設秸稈收儲清運中心(點)數(shù)量達到20個,總面積344畝,撬動社會資本、村集體投入累計資金規(guī)模達到3995萬元,推動秸稈集中收儲打包清運,就近就便得到飼料化(養(yǎng)殖場畜禽飼料)、肥料化(還田、制作有機肥)消納,從源頭降低了秸稈綜合利用成本,集秸稈收集、儲運、加工的綜合利用體系初步建成。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顆粒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顆粒在線,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顆粒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顆粒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