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大學化學系的一位化學家Jiwoong Lee發(fā)明了一種尖端綠色技術,利用二氧化碳將海水轉化為飲用水,時間僅需短短幾分鐘。計劃中的這種海水淡化技術以二氧化碳替代電力,可將其用于人們缺乏清潔飲用水地區(qū)的生存裝備和大型工業(yè)廠房。
哥本哈根大學化學系的Jiwoong Lee發(fā)明了一項突破性的技術,利用二氧化碳將海水轉化為飲用水,而無需電力。
"這有點像很多人廚房里的SodaStream機器。你在水中加入一些二氧化碳,之后就會開始一個化學過程。但我們不是用二氧化碳來進行氣泡碳酸化,而是用它來分離水中的鹽分。"Jiwoong Lee解釋說,他除了是化學系研究員和助理教授外,還是CowaTech ApS的創(chuàng)始人和CSO,該公司是他發(fā)明專利的衍生公司。
不到10分鐘就能實現(xiàn)海水淡化
該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將化合物二胺加入鹽水中。所使用的二胺類型是二氧化碳反應型的,這意味著當該物質與二氧化碳接觸時,其行為可以得到控制。二胺與添加的二氧化碳結合,此后就像海綿一樣吸收鹽分,然后再分離鹽分。整個過程需要1-10分鐘。一旦二氧化碳被移除,鹽就會再次被釋放出來--這樣化學品就可以重復使用,用于下一輪的海水淡化。
在實驗室中,該方法原則上可以去除海水中99.6%的鹽分。該技術仍在開發(fā)中,目的之一是降低其價格,并以最低的能耗優(yōu)化回收過程。
"我一直想把我的化學研究應用到好的方面。人們通常把化學與污染水的東西聯(lián)系在一起。但通過使用與我們污染水的技術,我們可以做到恰恰相反。而且我們不會排放二氧化碳,而是把它好好利用起來。"Jiwoong Lee說。
目前,這項技術需要在較小的范圍內進行測試,實驗裝備是一種內置特殊設計的過濾器的水瓶,這些水瓶可用于救生艇或作為戶外活動的裝備。CowaTech與工程公司Kapacitet A/S合作,已經生產了一個原型瓶,將在2-3個月內完成。
從長遠來看,我們的目標是在更大的范圍內應用該技術,作為當今海水淡化廠的替代品。計劃是將該技術用于補充反滲透工廠--目前市場上占主導地位的海水淡化方法。這樣做,CowaTech預計能夠減少50%的能源消耗。
Lee的希望是,這項技術最終能夠利用從大氣中吸取的二氧化碳。Jiwoong Lee和他的研究小組已經獲得了哥本哈根大學2020年創(chuàng)新獎的提名。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顆粒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顆粒在線,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顆粒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顆粒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