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碳纖維表面惰性,復合材料中碳纖維和基體材料間應力載荷無法有效傳遞,直接影響其性能發(fā)揮,限制其規(guī)模化應用,工業(yè)主要采用陽極氧化法來解決這一問題。高模量碳纖維具有表面晶面尺寸更大、剛性更好、抗彎折性更差、表面惰性更突出的特性(圖1),采用傳統的陽極氧化法進行表面處理,不僅毛絲、斷絲多,而且表面處理效果不均勻,反映在復合材料中界面結合性能明顯偏弱。
日前,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碳纖維表面工程課題組在表面改性方面取得新進展。該課題組采用新型非接觸電化學處理方法處理高模量碳纖維,經工藝設計及工藝條件優(yōu)化,可實現良好處理效果并有效減少導絲輥對纖維絲的磨損,建立了高模量碳纖維的連續(xù)化表面處理試驗線。據連續(xù)試驗線效果統計:(1) 該工藝對高模量碳纖維無明顯損傷,可大大減少高模量碳纖維在表面處理過程中的毛絲、斷絲發(fā)生量;(2) 表面處理后,碳纖維表面元素含量均勻(圖2)、可調控;(3) 經評價與環(huán)氧樹脂界面剪切強度值提高55.2%;(4)經第三方單位評價,環(huán)氧樹脂復合材料層間剪切強度可達80MPa,彎曲強度可達340MPa,均明顯高于目前國內外報道值。該方法克服了傳統陽極氧化方法的固有缺陷,工藝環(huán)境友好,為高性能碳纖維,特別是高模量碳纖維的連續(xù)化制備及其應用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技術。該研究成果已在2019年度的SAMPE會議上以口頭報告的形式進行了介紹。
圖1 高強度碳纖維(左)與高模量碳纖維(右)的結構特征差異
圖2 經新型表面處理后高模量碳纖維表面的元素mapping分析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顆粒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顆粒在線,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顆粒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顆粒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