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在線訊:金秋十月,巴彥淖爾大地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日前,記者在杭錦后旗蒙海工業(yè)園區(qū)周邊看到,一臺臺秸稈打捆機正在田地里作業(yè),一大片散落在地里的葵花、玉米秸稈被打包成一個個方塊。一旁的村民告訴記者:“前幾年,這些秸稈不要了就在地里焚燒,影響空氣不說還有火災隱患。自從杭龍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2019年投產后,這些‘廢材’就變成了財,公司不但回收,還幫我們打包?!?br/>
讓廢棄生物質變廢為寶
走進蒙海工業(yè)園區(qū),記者遠遠就看到杭龍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高大的涼水塔?!拔覀児竞推胀姀S不一樣的是,我們用的發(fā)電燃料是蘆葦、麥草、葵花稈、模板、玉米稈、玉米芯、樹枝、枝丫柴、樹皮、樹根等農林廢棄物,而不是煤?!痹诠玖蠄?,料場負責人王洪敏指著一排排整齊堆放的燃料向記者介紹道,“公司的燃料庫存始終保持在3萬噸左右,每天的生產消耗在800噸左右?!?/p>
記者了解到,杭龍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是龍基能源集團在內蒙古投資建設的第一個農林生物質直燃電廠,取名“杭龍”就是意味著龍基能源要在杭錦后旗這片熱土上打造一個生物質能源標桿企業(yè)。該項目投資2.77億元,裝機容量3萬千瓦,年發(fā)電量超過2.1億千瓦時,每年節(jié)約標煤量約9.5萬噸,年減少二氧化碳排量約21萬噸;年銷售收入約1.8億元,實現(xiàn)利稅4000多萬元。
杭龍熱電公司周邊80公里范圍內有數百萬畝基本農田,每年產生近百萬噸的農作物秸稈。過去,這些秸稈只有部分被當作飼料,其余的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不但對環(huán)境造成一定影響,而且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杭龍熱電公司發(fā)電所用燃料就是這些未被有效利用的農林廢棄物,每年消耗約30萬噸。此舉不但將農林廢棄物變廢為寶、變害為利,還直接安排當地120人就業(yè),為農戶增收近9000萬元,是國家鼓勵的精準扶貧模式、惠民工程。
生物質新能源前景廣闊
公司總經理李懷慶告訴記者,農林生物質直燃發(fā)電產業(yè)是我國實現(xiàn)碳中和、綠色循環(huán)發(fā)展的主要途徑,符合國家“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的精神。生物質能源綜合利用作為消納自然界中唯一可再生燃料的主要方式,具有減碳、環(huán)保、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等多重屬性,也是實現(xiàn)零碳供熱城鎮(zhèn)、零碳供熱園區(qū)、零碳供熱城市三類示范項目的主要技術路線,是發(fā)展農村循環(huán)經濟極佳的解決方案,可增加當地農民收入、解決農民就地就業(yè)、發(fā)展農村循環(huán)經濟、解決農村綜合治理等問題,是國家政策鼓勵發(fā)展的清潔、可再生能源及農林生物質資源綜合利用項目。
“生物質新能源產業(yè)經過多年的努力,在技術和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上都獲得了成功,發(fā)展空間巨大。生物質能源具有綠色、低碳、清潔、可再生等特點,在大量消納農林廢棄物的同時,可有效帶動農民就業(yè),產生良好的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崩顟褢c說。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顆粒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顆粒在線,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顆粒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顆粒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