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在線訊:盡管錫基鹵化物鈣鈦礦具有良好的特性,但一個明顯的限制是快速 Sn2+氧化。因此,制備長效設備仍然具有挑戰(zhàn)性。海梅一世大學Rafael S.Sánchez和IvánMora-Seró等人報道了一種化學工程方法,該方法基于將二丙基碘化銨 (DipI) 與還原劑硼氫化鈉 (NaBH4)的雙添加劑,防止 Sn-HPs 過早降解。
本文要點:
1)該策略允許獲得高于 10% 的效率 (PCE) 并具有增強的穩(wěn)定性。在最大功率點 (MPP) 在空氣中 (60% RH) 5 小時后,初始 PCE 保持不變。值得注意的是, 在N2中的MPP中保持1,300 小時后,器件仍保持96%的初始PCE。這些是 Sn 基太陽能電池的最高報告值。
2)研究結果表明,當加入添加劑時會產生有益的協(xié)同效應,突出碘化物在光照性能中的重要作用,并最終揭示控制鹵化物化學對未來改進 Sn 基鈣鈦礦器件的相關性。
文章鏈接:
Jesús Sanchez-Diaz, et al. T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1,300 h of operational stability in N2 through a synergistic chemical engineering approach,Joule, 2022
DOI:10.1016/j.joule.2022.02.01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42435122000952#!
上一篇: 青島能源所在高比能鋰電池熱失控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下一篇: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退化問題得解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顆粒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顆粒在線,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顆粒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顆粒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