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在線訊:將無機吸光分子與全細胞生物催化劑結合構建的生物-非生物光合系統(tǒng)對于發(fā)展可持續(xù)光驅動化學轉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在生物-非生物界面上的電荷轉移過程能夠的電子刺激導致生物反應,在這種生物-非生物復合體系轉化太陽能起到非?;A的作用。
有鑒于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盛國平、熊宇杰、田立嬌等報道通過具有電活性細菌(electro-active bacterium)奧奈達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與自組裝CdS半導體構建復合光合體系,形成獨特的生物-非生物界面作用。
本文要點:
1)CdS納米粒子通過光激發(fā)產(chǎn)生的電子能夠逆轉S. oneidensis MR-1的細胞外電子轉移方向,在光照條件激活細菌的催化活性。與單獨S. oneidensis MR-1相比,與CdS復合的體系可見光照射條件的制氫性能提高711倍。
2)本文展示了一種生物-非生物復合體系的光催化基本機理,為設計生物-非生物復合光合體系提供幫助和方法。
文章鏈接:
He-Xing Han, et al, Reversing Electron Transfer Chain for Light-Driven Hydrogen Production in Biotic–Abiotic Hybrid Systems, J. Am. Chem. Soc. 2022
DOI: 10.1021/jacs.2c00934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2c00934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顆粒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顆粒在線,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獲本網(wǎng)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顆粒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凡注明"來源:xxx(非顆粒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nèi)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