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在線訊:開發(fā)具有優(yōu)異光聲/光熱特性的試劑能夠有效改善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效果。南開大學丁丹教授、申靜教授和天津大學耿延候教授設計并合成了一種新型、基于融合異靛(DIID)的半導體共軛聚合物(PBDT-DIID),其近紅外吸收光譜范圍為700 ~ 1000 nm。
本文要點:
1)實驗制備的PBDT-DIID水分散納米粒子(NP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較高的光熱轉換效率(70.6%),這是由于DIID中圍繞中心雙鍵的活躍激發(fā)態(tài)分子內扭會使得吸收的大部分激發(fā)能可通過內轉換流向熱失活通路所導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NP核中加入聚乳酸(PLA)可以將PBDT-DIID產生的熱量限制在NP核內,從而進一步放大光聲信號。
2)在原位4T1乳腺腫瘤小鼠模型中,實驗合成的摻雜型NPs能夠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光聲成像指導的光熱治療性能。實驗結果表明,在人體根管感染模型中,PBDT-DIID NPs能夠在808 nm激光照射下通過加熱根管內的1% NaClO溶液以顯著提高根管治療效果。
文章鏈接:
Xingchen Duan. et al. Semiconducting Polymer Nanoparticles with Intramolecular Motion-Induced Photothermy for Tumor Phototheranostics and Tooth Root Canal Therapy. Advanced Materials. 2022
DOI: 10.1002/adma.202200179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200179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顆粒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顆粒在線,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獲本網(wǎng)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顆粒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凡注明"來源:xxx(非顆粒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