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在線訊:煤炭行業(yè)利好政策再延期!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日前發(fā)布關于延長煤炭零進口暫定稅率實施期限的公告,自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繼續(xù)對煤炭實施稅率為零的進口暫定稅率。稅率范圍為捆綁、壓實煤、膨化煤、球團煤等煤炭原料。
????中國煤炭運銷協(xié)會運行處副處長紀少卿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延長煤炭零進口暫定稅率實施期限,一方面,表明了國家層面對煤炭行業(yè)的關注和支持;另一方面,這一措施對于促進國內增加進口煤炭總量有著重要調節(jié)作用,并有助于保障能源安全和供應。同時,從外匯占用角度考慮,也有助于降低國內的外匯占用,增強國內經濟發(fā)展的穩(wěn)定性和可持續(xù)性?!?/p>
????2022年4月28日,財政部曾發(fā)文,自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對煤炭實施稅率為零的進口暫定稅率。這主要影響進口自俄羅斯、美國、加拿大、蒙古、南非和哥倫比亞的煤炭。而來自印尼、菲律賓等東盟國家及澳大利亞的煤炭則本身就享受零關稅。
????中國企業(yè)聯(lián)合會特約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這是國內能源保供穩(wěn)價系列政策的延續(xù)。從能源結構來看,我國煤電裝機比重雖然在不斷下降,但依然接近50%。煤炭成本會直接影響發(fā)電企業(yè)的盈虧平衡情況進而向下游實體經濟傳導。當前,我國經濟復蘇基礎尚不牢固,需求尚未恢復,實體經濟對于能源成本較為敏感,因此要通過持續(xù)的保供穩(wěn)價政策為經濟恢復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p>
????近年來,加大國內煤炭生產和穩(wěn)價是我國保障能源安全的主要發(fā)力方向。從效果來看,今年我國煤炭產量有所增加,進口增量明顯。國家統(tǒng)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月份至2月份,全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生產原煤7.3億噸,同比增長5.8%,日均產量1237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74萬噸/日(同比增長6.3%)。2023年1月份至2月份,進口煤炭數量為6064萬噸,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71.3%,結束了連續(xù)兩個月的同比下降。
????此外,國家統(tǒng)計局對今年2月份CPI和PPI數據分析結果顯示,2月份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yè)價格上漲1.7%,回落4.5個百分點。另外,煤炭開采和洗選業(yè)價格上漲0.5%,漲幅擴大0.1個百分點。
????對此,全聯(lián)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安光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延長煤炭零進口暫定稅率實施期限這一舉措表明國家繼續(xù)支持國內煤炭產業(yè),保障煤炭安全穩(wěn)定供應。在當前嚴峻的能源形勢下,這一舉措有助于降低煤炭進口成本,提高進口煤炭的競爭力,進一步增加國內進口煤炭總量,穩(wěn)定國內煤炭市場?!?/p>
????作為我國主體能源,近年來,煤炭需求依然旺盛。雖然從長期來看,煤炭將被可再生能源取代,使用量減少,但短期內全球能源危機仍在,國際能源署預計,2023年煤炭需求仍將保持強勁,全球煤炭產量將達到峰值。
????在需求旺盛背景下,延長煤炭進口零關稅,對于煤炭行業(yè)以及相關企業(yè)來說,有何影響?
????在安光勇看來,“對于煤炭企業(yè)來說,延長煤炭零進口暫定稅率實施期限的舉措將進一步提升國內煤炭市場的競爭力,促進煤炭生產和銷售。對于上游煤炭資源企業(yè)來說,由于國內市場需求旺盛,對于開采、生產和銷售煤炭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對于下游企業(yè),煤炭進口成本的降低有望帶來生產成本的降低,有利于提高企業(yè)的盈利水平。同時,這一舉措也將有助于保障國內能源安全和供應?!?/p>
????華福證券分析師魏征宇認為,煤炭進口維持零關稅將有助于煤炭供給更充足。全球衰退預期加劇,能源品種及來源多樣化供應充足有望促進能源價格穩(wěn)步下行,并有助于我國原料成本(煤炭、原油及天然氣)穩(wěn)步降低。
????塔牌集團此前表示,煤炭關稅稅率調整為零有利于進一步平抑國內較高的煤價,煤炭價格的下跌將對公司業(yè)績產生積極影響,經測算,煤炭價格每下降100元/噸,噸水泥成本約下降10元左右。
????冀中能源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延長進口煤的零關稅就是進口煤的價格會低一點,但最終還是要看運費的漲幅。”也有煤炭企業(yè)對記者表示,“長期影響還是看供需關系”。
(編輯 屈珂薇 姜楠)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顆粒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顆粒在線,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顆粒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顆粒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