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使全球社會大部分地區(qū)陷入停滯的新冠封鎖,導致全球碳排放量大幅下降。這種下降被5月份分析這一趨勢的科學家形容為“極端”,在封鎖措施的高峰期,全球二氧化碳日排放量下降了17%之多。然而,大約在同一時間發(fā)表的分析報告顯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繼續(xù)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一份由聯(lián)合國、全球碳項目、英國氣象局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科學家編制的題為《United in Science 2020 》的新報告說明了這一趨勢的持續(xù),即使世界上大部分地區(qū)仍在努力應對這一流行病及其對日常生活的干擾。
科學家們認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低于350ppm的水平被認為是安全的,可以讓地球宜居。新報告顯示,世界各地的監(jiān)測站創(chuàng)造了多項新紀錄,7月份在夏威夷莫納羅亞測得的水平為414.38ppm,高于去年的411.74ppm;在澳大利亞格里姆角測得的水平為410.04ppm,高于去年7月的407.83ppm。
聯(lián)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說:“對于人類和地球來說,今年是前所未有的一年。COVID-19大流行擾亂了全世界的生活。同時,我們的地球升溫和氣候破壞的速度也在繼續(xù)。我們需要長期、包容和清潔的過渡,以應對氣候危機和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一點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清楚。我們必須把從這一流行病中恢復過來的過程變成建設更美好未來的真正機會。我們需要科學、團結和解決方案。"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顆粒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顆粒在線,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顆粒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顆粒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