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地球上,能不能利用生命個體的獨特密碼,引入一種新的生物分類方式呢?
對生物分類方法提出改革的是加拿大保爾·赫伯特,他提出要為生命建立條形碼。
赫伯特相信利用編碼方式能把所有物種囊括進來,經過系列思考,2003年2月,他在《皇家科學進展》雜志上,發(fā)表了題為《DNA生命條形碼鑒別生物物種》的論文。
年近7旬的赫伯特領導著一個來自25個國家、幾百位科學家的國際團隊,他們用了5年時間為100000個物種建立了DNA條形碼,到2015年,已經完成物種DNA條形碼500000種。
DNA條形碼示意圖
生命條形碼是條形碼技術與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融合,利用這一技術不僅可以記錄物種、分支、來源,甚至還可以標示進化方向;通過電子掃描,還能快捷、準確而自動地識別物種,獲取生物分類信息,這一新技術為生物分類學發(fā)展帶來了新的契機。
目前,全世界范圍內建立的國際生命條形碼協(xié)會擁有150個成員,而早在2005年5月10日,第一屆國際生命條形碼大會召開之時,就規(guī)范出了生命條形碼數(shù)據系統(tǒng),制定出國際生命條形碼計劃。
目前已經對3萬多個物種做出了生命條形碼的記錄。因此,赫伯特也被尊為“生物條形碼之父”。
DNA條形碼在物種發(fā)現(xiàn)、分類學、植物區(qū)系和生態(tài)學等領域的應用范例
上一篇: 現(xiàn)代計算機之父——楚澤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顆粒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顆粒在線,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顆粒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顆粒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