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個世紀之前,科學家就預言大氣化學成分的改變,尤其是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CO2)濃度的增加會改變地球的熱平衡而導致大氣變暖。
大約在40年前,人們認識到空氣污染如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其他污染物導致的對流層臭氧(O3)增加起到重要的溫室強迫效應;而氟氯化碳(CFCs)對平流層O3的作用及其氣候效應也將大氣化學與氣候緊密地聯系起來。
直到大約20年前,空氣污染仍被認為是城市尺度或局地的問題,而未視為一個主要的全球問題。
近年來,人們愈加認識到,懸浮在大氣中的微小氣溶膠顆粒達到一定數量時在不同的地域尺度上發(fā)生作用,對空氣質量和對暴露在大氣中人群的健康,以及對能見度、酸沉降、云和降水、平流層和對流層大氣化學過程、大氣輻射平衡(進而對全球氣候)等均產生重要的影響。
細顆粒物在大氣中的壽命可達數天至數周,在此期間可形成跨國界乃至洲際的長距離傳輸,使其影響涵蓋局地、區(qū)域、半球乃至全球尺度。
?。?)細顆粒物(PM2.5)可在不同尺度上對空氣質量和暴露人群的健康、大氣能見度、降水、大氣的輻射平衡和全球氣候變化等產生重要的影響,使其影響涵蓋局地、區(qū)域、半球乃至全球尺度。
?。?)細顆粒物(PM2.5)對健康的影響,在不同國家、不同污染濃度范圍內均得以證實,直接促成了各國制定更加嚴格的有關環(huán)境標準。其影響是多方面的,與心肺系統(tǒng)疾病和部分腫瘤的發(fā)生具有因果關系。
?。?)細顆粒物(PM2.5)的健康影響與粒徑和化學組分密切相關,健康危喜大的可能是粒徑?。ū热鏟M1)、數量多的部分,而不是粒徑大、質量重的部分。
?。?)目前,國內外多現研究估計了大氣污染尤其是細顆粒物(PM2.5)對我國居民造成的疾病負擔,但結果并不一致。與歐美相比,我國PM2.5與健康效應的暴露-反應關系系數相對較低,可能與PM2.5濃度水平、理化性質和人群遺傳背景等存在較大差異有關。
本文節(jié)選于《大氣細顆粒物污染》,由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編著。
上一篇: 自動對中系統(tǒng)在激光粒度儀中的作用如何?
下一篇: 什么是激光粒度儀測量中的復散射現象?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顆粒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顆粒在線,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顆粒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顆粒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