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在線訊:近日,西班牙方面公開表示出對首相桑切斯訪華的期待,據外媒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尋求在4月初訪華,而歐盟主管外交的高官博雷利和意大利總理梅洛尼也有意訪華。不少外國政要和跨國公司高管正密集訪華,釋放什么信號?
受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邀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7日正式開啟為期六天的訪華之旅。這是新冠肺炎疫情三年以來,李顯龍首次訪華。期間,他將到訪廣東廣州、海南博鰲和北京三地。在李顯龍“打頭陣”后,中國或將迎來新一輪主場外交熱潮。
新加坡是我國“一帶一路”亞洲區(qū)域重要合作伙伴之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支點,在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2020年中國對新投資占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總額的35%。2022年1-9月我國對外出口規(guī)模為17.67萬億,其中對新加坡出口額為0.367萬億,占我國總出口規(guī)模的7.74%。
新加坡成為我國出口增幅最大的國家
新加坡是我國成品油主要出口國。海關總署發(fā)布2023年1-2月的進出口數據顯示,今年我國出口增幅最大的國家是新加坡。1-2月我國向新加坡出口金額1,031.3億元,同比大增99.5%。而我國向新加坡出口產品排在前列的就是成品油。從歷年出口數據來看,中國出口新加坡的第一大類產品是車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不含有生物柴油);第二大類產品是柴油,(不含有生物柴油)。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成品油出口總量3438萬噸,同比下降14%;其中汽油1256萬噸,柴油1092萬噸,煤油1090萬噸。
從出口目的國(地區(qū))來看,新加坡是中國成品油出口的最大市場,約占出口總量25.8%,較2021年提高3.8個百分點;其次是中國香港,約占出口總量的11.2%;菲律賓排名第三,約占出口總量的7.7%。
在汽油出口方面,新加坡仍保持首位,約占中國汽油出口總量的52.4%,其次是巴基斯坦和馬來西亞,分別占16.1%和9.2%。
在柴油出口方面,新加坡取代過去兩年一直排名第一的菲律賓,占比中國柴油出口總量的15.1%,其次是菲律賓和孟加拉國,分別占14.2%和10.5%。
化工、塑料等產品是新加坡出口至中國主要商品
機電產品是新加坡對中國出口的主力產品,其次為化工產品、塑料橡膠和貴金屬及制品是新加坡對中國出口的第二至第四大類商品。新加坡石化產業(yè)是典型的出口導向型,國內幾乎沒有需求,大部分用于出口。
新加坡裕廊島成為世界級的石油石化生產基地,??松梨冢‥xxonMobil)、巴斯夫、朗盛、殼牌(Shell)等世界領先的能源和化工公司都落戶在裕廊島工業(yè)區(qū),產業(yè)涉及煉油、化工、特種化學品、液體倉儲等。2020年,新加坡石化產品總量較上年提升15%,特種化學品產量較上年增加12%,化學工業(yè)總增長率為7.3%,與制造業(yè)增速基本相當。雖然近些年石化產業(yè)對于制造業(yè)增長的貢獻率縮小,但仍是新加坡的重要經濟支柱。
受制于本國匱乏的原油和天然氣資源,新加坡石化產業(yè)需要依賴進口原油,新加坡石化產業(yè)高度集中,同時打通上下游產品供應鏈。目前新加坡的大宗石化產品供應商主要以ExxonMobil、Shell、PCS等為主,下游精細化工企業(yè)有朗盛、住友、三井化學等,新加坡通過群聚效應,強化產品的綜合利用,提高附加值。
新加坡國內石化產品需求有限,過剩的石化產品主要用于出口,大部分銷往中國等周邊國家。當前合成纖維、橡膠持續(xù)過剩,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酯等產品已嚴重過剩。
新加坡石化產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是中國,而中國石化產業(yè)的發(fā)展及歐美、中東等地區(qū)對中國石化產品的輸出給新加坡石化工業(yè)造成了較大的競爭壓力。在此背景下,新加坡石化產業(yè)及時調整發(fā)展戰(zhàn)略,向高利潤、高附加值的技術密集型產品轉型,產品逐步向高端化發(fā)展,特別是中國目前尚處于空白的產品,如茂金屬產品等。
此外,杜邦、巴斯夫、旭化成、阿克蘇諾貝爾、塞拉尼斯、三井化學、住友化學、亨斯曼、帝人等依托新加坡石化基礎產業(yè)生產原料,在新加坡投資建設了船用涂料、電子化學品等高附加值產品項目,促進新加坡石化產業(yè)向新材料和精細化學品等高端產業(yè)鏈延伸。
近年來隨著中國石化產業(yè)規(guī)模不斷擴大,但產品結構性矛盾突出,化工新材料、特種化學品等新興領域產業(yè)基礎薄弱,對外依存度高,甚至部分產品尚處于空白,不能滿足國內新能源、5G、智能制造等新興領域發(fā)展的全面需求。
未來國內高端材料需求快速增長,年均增速9%左右,遠高于基礎化工品增速,石化行業(yè)的盈利增長點將由基礎轉向高端??紤]到“雙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的新格局和“一帶一路”建設工作的推進,中國石化企業(yè)強化國際化經營水平,深化國際合作,充分調動和激發(fā)企業(yè)實施市場多元化戰(zhàn)略,努力拓寬海外市場,提高出口競爭力和出口效益。
俄烏沖突、西方政壇頻繁換帥、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疫情等因素沖擊全球經濟,新秩序下世界經濟形勢正在發(fā)生變革,在一個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已有更多國家在尋求發(fā)展與合作。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中國經濟正在全面恢復,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海外政要“排隊”訪華,主無疑是為了深化與中國的經貿合作。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顆粒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顆粒在線,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顆粒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顆粒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