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背朝外,開始從九級的梯子上慢慢下去。在第二級階梯上他拉了一根繩子,打開了電視照相機的鏡頭,讓六億人看到他小心地下降到荒涼的月球表面上去。
美國東部時間1969年7月20日下午10點56分20秒(北京時間1969年7月21日上午11點56分20秒),阿姆斯特朗穿著九號半的靴子第一次踏上了月球表面,他說:“這是我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他邁著腳步在月球表面上走來走去。他興奮地說,“月球表面是纖細的粉末狀的,它象木炭粉似的一層一層地粘滿了我的鞋底和鞋幫。我一步踩下去不到一英寸深,也許只有八分之一英寸,但我能在細沙似的地面上看出自己的腳印來?!?/span>
此時此刻,全世界都在關注著月球。從澳大利亞到挪威,從堪薩斯到華沙,人們或?qū)⒍滟N向收音機,或緊盯著電視機。開羅廣播電臺將阿波羅登月稱為“人類最偉大的成就”。為了紀念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登月成功,每年的7月20日被稱為“人類月球日”。
人類第一次登月的時間,究竟是1969年7月20日還是1969年7月21日,網(wǎng)絡媒體的不同報道給廣大讀者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其實這只是一個因時區(qū)差異導致的“時間誤會”。7月20日指的是美國休斯頓的東部時間(時區(qū):西五區(qū)),而7月21日則為中國北京時間(時區(qū):東八區(qū)),在美國當?shù)叵臅r制(每年3月的第二個星期日開始到11月的第一個星期日)期間兩地區(qū)時差為13小時,其余時期時差為14個小時。因此,正確的表述應該是人類第一次登月的時間為美國東部時間1969年7月20日下午10點56分20秒或北京時間1969年7月21日上午11點56分20秒。
為了讓廣大讀者更好地了解人類第一次登月的過程,小編采用時間軸比照的方式來簡述“阿波羅11號”的整個登月過程。
中國的探月工程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也稱“嫦娥工程”。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 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其中第一階段“無人月球探測”工程分為“繞”、“ 落”、“回” 3個階段來實施。
第一期繞月工程將在2007年發(fā)射探月衛(wèi)星“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對月球表面環(huán)境、地貌、地形、地質(zhì)構(gòu)造與物理場進行探測。
第二期工程時間定為2007年至2016年,目標是研制和發(fā)射航天器,以軟著陸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進行探測。
第三期工程時間定在2016至2020年,目標是月面巡視勘察與采樣返回。其中前期主要是研制和發(fā)射新型軟著陸月球巡視車,對著陸區(qū)進行巡視勘察。后期即2015年以后,研制和發(fā)射小型采樣返回艙、月表鉆巖機、月表采樣器、機器人操作臂等,采集關鍵性樣品返回地球,對著陸區(qū)進行考察,為下一步載人登月探測、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選址提供數(shù)據(jù)資料。
無論是中國載人航天還是探月工程,中國太空探索工程一直以來都是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的。太空中擁有異常豐富的資源,若是中國能夠在太空探索中取得優(yōu)勢,未來將很有可能會影響整個世界的發(fā)展格局。
科學小講堂
人類月球日(Human Moon Day):指每年的7月20日,為了紀念1969年7月20日人類(美國人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月成功。
本文系顆粒在線根據(jù)網(wǎng)絡資源整理編輯。
上一篇: 肺結(jié)核的克星——鏈霉素
下一篇: 探索中微子之謎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顆粒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顆粒在線,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獲本網(wǎng)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顆粒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凡注明"來源:xxx(非顆粒在線)"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nèi)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